昨天为呼和首例新冠患者作了心理辅导。
他刚刚出院,我们在隔离点的小广场上朋友一样闲谈。虽然打着心理辅导的名义,但是对方并没有主动求助,加上匆匆一面时间短暂,能做的只是评估状态、了解情况,一起在闲谈中梳理认知、释放情绪、通下卡点,如果还能让对方切实感受到一分关心和温暖,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小广场就在大青山脚下,空气清新和风吹拂,我们聊得很嗨,以至于忘记面对面已经半个小时了!听说要和患者面对面,哪怕对方已经康复,家人还是惊惧,自己还是会忐忑,但真正身临其境时,人往往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勇敢。但更重要的,是对方带给我们的精神状态令人悄然忘我。
那是一种淡定和自信,他稳稳地站着,对答谦和,笑声爽朗,在我们看来惊魂的20多天,如今已是云淡风轻:因为工作在武汉,在哪里传染的,已是不解之谜,因回家过年妻子发烧,主动打电话求助,120接走,从此开始了辗转的救治。他说回首往事最庆幸是病在呼和浩特,各级政府、社区和医院非常重视,才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最感慨的是国家的强大,国家强大,老百姓才能受益,自己全家都是受益者。
也有比较难的时刻,静静地回想了一下没有细讲,只是淡淡地说,已经有一些周围的同龄人离开这个世界,自己想得很透彻,即使离开也无所畏惧。有了这样的心态,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平常事而已,加上平常健身,乐观积极,坚信可以战胜这种疾病。因此救治期间只是作为轻症治疗,连液都没有输过,便开始康复了。如今出院,更是没有畏惧,活好每一天。期待妻子一周后出院,可以携孩子一起回武汉开始正常的家居生活。只是对影响周围的人有歉意,对妻子的身体有些许担心,挂念孩子。好在孩子无恙,妻子一周后也要出院,全家都会配合治疗与隔离,尽量不影响他人。
他身上有一种力量,那是一种精神的光芒,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淡定,历经生死后的淡定。内心深处对万事万物,对此生所有——该拿起的时候尽力,到了放下的时候也不贪恋。淡了不执着了,反而有一种自由的力量,淡极始知花更艳,直面死亡后反而会更珍惜生命之花,过好当下。
带着内心的触动回到办公室,年轻的李副区长和新城区卫健委吴主任都在一线蹲点,看到我们热情地招呼:快进来,吃根雪糕吧!这是呼和浩特新城区的隔离点,大青山下的一个培训学校,各类留观人员就住在咫尺之遥的两幢楼里,外面寒风呼啸,屋里也冷飕飕的,可以想象,大家每天工作辛苦而枯燥,难得的欢乐是吃一根美味的雪糕。
闲谈中得知,一位被大家称为涛哥的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到现在,几乎没有在家里吃过一顿饭,每天都在为前后80多名留观人员的情绪问题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奔前跑后。由于温暖贴心,深得大家爱戴。留观人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如同一个特殊的家庭,无论来去,没有人舍得退群。往往来时愤怒激动,走时依恋不舍,总之,无论现场还是微信群,踏实友善是这里总体的基调。令人称奇的一点是,按理说这里是防疫一线,最危险的地方,但反而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内心的清静与安宁。是啊!我们来到人间,又何尝不是象这些留观人员一样,虽作短暂的过客,但努力活好每一天。
晚上回家听读书会,《次第花开》里谈到一个概念:清安,意即如果不将痛苦烦恼萦绕于怀,无论坐着、站着还是走着……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生命都自带着淡淡的喜悦。听到这一段,又想到今天到隔离点的见闻,想到那位患病大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淡定,可敬的工作人员穿越种种烦恼的清心与安宁。
不贪恋小我,才会看淡生死,外显为定,是为淡定;不执着外物,才能享受清心后的生命固有之乐,内感为安,是为清安。只是,真正直面死亡后方才能淡,有能力穿越烦恼方能安。
而看淡生死穿越烦恼谈何容易?
这场疫情会让我们直面死亡更懂得生命吗?会让我们穿越种种外在的呼唤回归生命本身吗?
淡定与清安,是成长也是成熟,而我们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