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德蕾巴林特小组,遇见更好的自己!
巴林特小组 名词由来
巴林特小组由精神分析学家和内科医生米歇尔·巴林特发展而来。技术来源于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团体心理治疗。当前应用于医患关系、心身诊疗、职业倦怠、个人成长等。
01巴林特小组缘起
⼀切心理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会⾯临各种各样的关系。作为咨询师,你或许学习了各种流派的理论,⾯对个案,你仍然会有⽆法理解的时候,你不知道你的个案怎么了,他(她)究竟想要什么,你不敢相信⾃⼰的直觉,⼀旦你⼀套⽤理论,个案或许就离你⽽去了,你不理解他,也没⼈理解你。
也许你是医护⼈员,会受困于医患关系,疑惑于你为患者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他还是会各种刁难?⼯作压⼒那么⼤,谁来理解你?
也许你是社⼯,也许你是教师,也许你是警察,也许你是老师……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在职业⽣涯中,都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受困于⼯作关系中的关系难题。
那么,怎么办呢?答案来了!
↓↓↓快来参加我们的巴林特⼩组吧!巴林特⼩组聚焦在关系,使⽤移情和反移情⼯作,深度共情、理解关系中的双⽅,你也许不会从这⾥拿到处理问题的具体⽅案,但你能借助⼩组的⼒量,从不同的视⻆深深地懂得和看到,同时也被深深地理解和⽀持。巴林特⼩组不同于督导⼩组,案例讨论⼩组,也不是个⼈成长⼩组。但体验者的反馈说它同时具备以上⼩组的功能。
02巴林特小组简介
巴林特小组由迈克尔·巴林特和恩妮特·巴林特夫妇所创,最早用于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工作对象及与工作对象的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巴林特小组发展应用用于其他行业,如心理咨询、亲子教育、同行交流等等。
03巴林特小组的魅力
每个人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增强自我感受性
一个稳定抱持的专业工作团体
增强倾听及回应能力
对个案全方位的理解
探索个案及自我潜意识
学习一流的巴林特工作技能
对家庭及其他团体动力的洞察
提升整合能力……
04参加巴林特小组你会收获什么
它独特的工作模式关照了彼此的心灵世界,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自己和更好地共情他人都提供了新的、多元化的视角,这种模式:
◆ 改善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质量。
◆ 运用小组动力,促进团体成员对自我人格、潜意识的探索。
◆ 在真实感受与联想中拓宽看待人际关系的视角,提升自我与关系觉察能力,促进团体成员自我成长与人际关系质量的提升。
◆ 让来访者在关系中得到滋养和成长。
05巴林特小组的规则
◆ 遵守保密协议,不在小组外讨论小组的内容。
◆ 能准时参加,主动参与,以小组任务为导向。
◆ 保持尊重,不评价态度。
◆ 仅代表自己发言,避免提供建议或解决办法。
◆ 小组工作过程中,如地面小组每次活动全程参与,避免随意走动或离开。
陈晓春
德蕾师资团专家讲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
著名双心医学和心血管病专家
医学博士
二级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咨询领域:躯体化症状问题、心脏病等患者伴随的焦虑抑郁问题、职场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神经症的管理。
07小组活动安排
形式:线上网络会议
时间:额满即开(频率:每个月一次)周四下午15:00——16:30
人数:8-12人(其它人员可做观察者)
08报名通道
扫码加张老师报名:
报名电话
张老师:15024920301
高老师:13314882469
张老师:18148346967
内蒙古德蕾心灵家园是内蒙古最早的综合心理机构之一,拥有
内蒙古德蕾心理咨询公司、中国应用心理学研究院内蒙古分院以及呼和浩特德蕾社工服务中心等机构,自2014年成立以来,心理服务遍及全区,数次接受政府委托,荣获全区妇女儿童先进集体、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协会先进集体、呼和浩特十大公益活动、315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其督导向晴女士为建行总行首席EAP专员,其创办人高文华女士为中国应用心理学院专家委员、清华大学社科院第二届积极心理学指导师,拥有国际催眠师等多项业务技能。
德蕾心灵家园
微信号:Deleixinli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